枕山冬日(下):蒼山鏡池映楓紅

 行雲流水:西崎崇子小提琴獨奏

 

梅園無花,但見老樹枝幹蒼勁,無語向天。(附記:自本篇貼文起,圖片說明改於圖片上方,以免被廣告切開)

IMG_0798.JPG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枕山冬日     劉杏堅 



         角板冬來日照遲。梅園萬頃盡枯枝。

 

         一池松翠映天碧。幾片楓紅倚嶺奇。

 

         世事蒼黃門客去。浮生寥落故人欺。

 

         難堪寂寞秋深後。最是無依初老時。

 

 

續上篇.....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參觀過【收納詰所】和【文物展覽館】,在展覽館出口處,有一台木造的小台車,旁邊有

 

一個介紹牌,原來這就是當年開採樟腦,用來運搬樟木的【輕便車】。

 

開採樟木用的輕便車

IMG_0787.JPG

IMG_0788.JPG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輕便車是以前大溪和角板山之間的最主要交通工具,不但可以運載樟木或樟砂,也有供人搭乘

的。輕便車後面有兩支握柄,讓車伕操作推送之用。這種輕便車,筆者以前參觀百吉隧道時,也

相同的展示品。看著輕便車和略為狹窄的鐵軌,不禁想像起先民推送樟木上山下坡的辛勞景象,令

人發思古之幽情....

 

廢棄不用的[舊]百吉隧道,現在保存成觀光景點。   (以下3張相片,2014年拍攝於百吉隧道)

IMG_1965.JPG

隧道已經整修過,照明良好。

IMG_1967.JPG

長長的鐵軌和輕便車,令遊客發思古之幽情。

IMG_1970.JPG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物展覽館周圍古木參天,非常清涼。門口有一蜿蜒曲折的原木棧道,可以連通到環湖道路。

行走在這個古樸的木棧道上,一邊享受樟木傳來的陣陣芳香,一邊瀏覽沿途的風景,非常舒暢愜意

。可惜筆者造訪當天,木棧道中段正在維修,走沒多遠就不能通行了,只好折返,改走水泥道路....

 

蜿蜒曲折的木棧道,可以一直連通到生態池。

IMG_0785.JPG

挑高基礎架空搭建的木棧道,古樸而美。

IMG_0784.JPG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觀光當局有意在角板山公園闡揚樟腦文化,同時強調山林與人文的和諧共榮,煞費心思地在園

區內選出六株樹齡長、樹形美的樟樹,給它們標上「富貴平安喜樂」的標誌牌,加強這種天人合一

、共存共榮的和諧概念。可能也是因為幾百年前,這一帶自從前清到日治時期,曾經過發生多次流

血征戰,數以千計的人犧牲了生命。國民黨政府來台初期,又在這裡設立了作戰指揮部,歷史上這

裡不是很祥和的地區之故吧?

 

園區內多處設立的[富貴平安喜樂]標誌牌

IMG_0755.JPG

[富]

IMG_0754.JPG

[富]

IMG_0753.JPG

[貴]

IMG_0793.JPG

[貴]

IMG_0794.JPG

[平]

P1020877.JPG

[安]

P1020880.JPG

[喜]

P1020905.JPG

[樂]

P1020868.JPG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筆者在園區繞了幾圈,終於把這六株老樟樹拍齊全了。我並不是給官方作宣傳,而是這六株百年

以上的老樟樹,樹形完美,蒼勁有力,給人一種無比的正能量之感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固然,『富貴平安喜樂』正是國家與一般庶民共同的願景,但是光靠著喊喊口號,立幾個標誌牌,

是無濟於事的。這還需要大有為政府的政、經、文、教,種種政策的推動,加上全民有共同努力的志向

,再加上一些宗教的力量,止惡揚善,淨化人心才有可能實現的崇高目標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古人云:『窮者因書而富,富者因書而貴』。教育正是啟發人類智慧,達到富貴的有效方法。如果

教育當局繼續胡搞瞎搞,專學西方教育的一些皮毛,硬要加諸台灣學子身上,期望將來下一代能夠富而

且貴,無異緣木求魚。更有甚者,如果這個國家還存在著某些懷有『天下大亂,形勢大好』觀念的梟雄

,別說富貴,連平安喜樂也都淪為空談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初冬時分,正是花卉最少的時期。整個園區數千株梅樹,竟然不見一朵梅花。角板山公園又不種菊

,只有生態池邊幾小簇繁星花點綴著初冬的湖岸,的確給人蕭條寂寥之感。

 

繁星花零落開著

IMG_0901.JPG

IMG_0904.JPG

IMG_0908.JPG

IMG_0910.JPG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因為無花可賞,又是上班日,遊客很少。只有在生態湖邊有幾個人坐著納涼,另有一對初老

夫婦在樟樹下相倚談心。連白鷺鷥等水鳥好像也不太活躍,杳無蹤影。整座生態池瀫紋細細,一平

如鏡,遠山蒼樹倒影歷歷,美哉此景此境!

 

遊客稀稀,山風習習,水鳥閒閒,湖波不興。

IMG_0814.JPG

詩曰:『執子之手,與子偕老。』年輕夫妻老來伴,古人誠不相賺。

IMG_0818.JPG

湖平如鏡,倒影歷歷。

IMG_0905.JPG

水天一色,風景如畫

IMG_0912.JPG

IMG_0914.JPG

IMG_0918.JPG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今年暖冬,至今尚無寒流襲台,半山楓葉仍然翠綠蒼鬱,無半點秋冬氣息。只有生態湖邊

一株楓樹少分轉紅,映著晨朝驕陽,紅灩灩,黃燦燦,點綴枕山初冬而已。

 

IMG_0852.JPG

IMG_0859.JPG

IMG_0831.JPG

IMG_0845.JPG

IMG_0875.JPG

IMG_0880.JPG

IMG_0895.JPG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雖然梅花未開,但整個諾大梅園,每株老梅樹枝幹蒼鬱,枝椏崢嶸,姿態各異,也是一種力與

美的結合,加上滿山樟樹鬱鬰蒼蒼,構成秋冬交接之際的美景。

 

IMG_0807.JPG

IMG_0815.JPG

IMG_0817.JPG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在樟樹林裡,有一個日本佐藤氏設計的現代藝術雕塑,他用一根長達5.5公尺的方柱,象徵豋天

之梯,一對意涵陰陽的圓形短柱,以及羅列在旁的七星小柱子,構成一幅天人合一,共存共榮的藝

術。這種禮請國外著名藝術大師設計的現代雕塑作品,在整個角板山園區甚多,但筆者最喜歡的,

卻是這個純白的【和平之境】,與中國儒家、道家的傳統思想不謀而合!

 

日本佐藤氏設計的【和平之境】雕塑

IMG_0806.JPG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古來素有[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]之說,唯筆者所感略異,秋者蕭索離散義也,猶如情器

世間,成住壞空輪迴之[壞],生老病死循環之[病]。秋冬相交之際,眾花凋盡,唯待冬雪,誠

然寂寥蒼黃之境,正與吾人之初老相彷彿。好友 諸君以為然否?

 

P1000533.JPG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全文完)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L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